|
人民日报连日评点资本市场 看似解读股市实为解
-
更新时间: 2012-07-04 08:11:57
信息点击: 970次
- 人民日报连日评点资本市场 看似解读股市实为解套股市http://www.sina.com.cn
2012年07月04日 09:15 新闻晨报
□晨报记者 韩益忠 最近一段时间,《人民日报》连续刊文评点近期股市,这看似解读股市政策和动态,但在记者看来实为解套股市现状,读者不妨细品,看看背后的潜台词。 《人民日报》文章标题:企业融资要多靠债市 股市已到极限 主要内容 企业融资主要有三种路径:银行贷款、股票上市融资、债券融资。债市直接融资所占比例明显偏低。尽管近年股票上市加速,但仍然难解企业融资之渴,债市发展的空间很大。 债市规模的不断扩大,与新债发行加速有关。2010年,上证所新上市的各类债券100多只,2011年再新增加各类债券100多只。以公司债为例,2001年,债券公司信用债融资全年不到150亿元;到2010年,公司融资已接近1.2万亿元。据测算,过去10年,增长了近80倍。 晨报点评 在这篇文章中,关键词是“提高直接融资比例,着力点不在股市而在债市”。在我们的股市中,有相当长一段时间,企业不仅以上市为荣,而且以增发、配股为乐。这似乎很好理解,借来的钱要还,从股市募集的资金不用白不用。然而在全流通的大背景下,债券融资有时其实比股权融资成本更低,因为债券融资企业承担的是债务,而二级市场融资企业却要出让股权,股权稀释,代价远比债权高。因此,鼓励企业到债市融资,客观上不仅能给股市减压,对上市公司本身也大有好处。 《人民日报》文章标题:管理层放狠话 股民应远离垃圾股 主要内容 近日,经过两个月修改完善,市场期待已久的主板退市制度正式出台。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,正式方案将退市指标中的净资产、营收指标的退市时间都进行了调整,同时方案还将恢复上市的标准进一步收紧并明确重新上市条件。对于外界认为退市标准过于宽松的质疑,管理层连续放狠话,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,两市退市标准并不低,今年年底以前肯定会有一些企业退市。 晨报点评 随着上周大盘反弹收出中阳,2012年上半年上证指数最终定格在2225点,以轻微涨幅避免了整个上半年下跌的命运。但这样的表现在亚洲主要股指中则位列倒数第一。而两市585只个股在近期股价低于今年初的2132点时,导致近八成投资者不赚钱。于是有人喊出“珍爱生命,远离股市”的口号。其实,这句抱怨之言所针对的应该是二级市场中的烂股票。曾几何时,在沪深股市中最能给人暴富想象的正是ST股票,这个板块的走势总给人以神奇感。有着“不死鸟”之称的ST股缘何总能“僵而不死”?一些ST上市公司为何总能在最后关头化险为夷?显然,现在已经有了针对性措施,随着退市制度的逐渐完善,不能主动寻求市场突破的ST公司最终将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。#p#分页标题#e# 其实退市制度是每一个成熟市场都必须具备的淘汰机制,只要上市公司达不到持续挂牌标准,它就应该退出市场,这是国际惯例。而按照法律规定,上市公司退市或倒闭,股东必须以其全部或部分出资承担公司的有限责任,因此,股东无权向公司索赔。更何况,没有任何国家的股市将索赔与退市挂钩。也许,到了今年底,我们就可以看到不止一家两家上市公司跟大伙儿说 “拜拜”。到时,你Hold住吗? 《人民日报》文章标题:别老让“国际板”忽悠股市 主要内容 吸引境外优质企业来华上市的股市国际板,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。但是,何时推出?以什么方式推出?却是不确定的、模糊的。正因为中国证监会总是拿不准或表态模棱两可,导致境内外机构经常借机发挥,不断做空中国A股,让广大股民深受其害。 晨报点评 在日前刚刚结束的“2012陆家嘴 (12.00,-0.20,-1.64%) 论坛上”,记者注意到,不仅“一行三会”的多位高官对国际板话题“熟视无睹”,连其他分会场的重量级嘉宾也鲜有提及。金融高层对于国际板的集体沉默,让屡次制造市场大跌的国际板推出时间愈加扑朔迷离。其实,推出国际板是大势所趋,是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,也是A股走向国际化的需要。中国证监会官员2010年初就在不同场合提出要推出国际板,并且说各种条件已经成熟。但是,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,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,这说明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适合推出,投资者短期内不必为此话题一惊一乍。 超极限融资使股市濒临绝境 □贺宛男 昨日,人民日报发文强调,“企业融资要多靠债市,股市已到极限”。此文说出了广大股民的心声。 中国经济30年超高速发展,GDP年增速也就9.7%。可股市呢?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前,我们的市价总值和流通市值分别仅为0.8万亿和3.2万亿元,到2008年年初,二者分别达到32.6万亿和9.2万亿元(当时上证指数已从6100点跌至5300点),三年不到增速超过10倍,年均增长3倍。从此以后股指一落千丈,可扩容却反其道而行之,加速再加速。郭树清提到,2009年起24个工业行业中21个已经产能过剩,成熟的制造业几乎找不出一个产能不足的行业,而2009-2011年正是股票发行大年,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坦承,最近两三年股市的筹资量中国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,达到55%左右。中国GDP占比不足世界10%,股票融资却高达55%,这显然是超极限了。 正如经济超高速发展并非没有代价一样,股市的超极限扩容代价更为惨重。代价之一,就是80%股民亏损,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不得不告诫低收入者及早离场。代价之二,是市场结构严重失衡:就股市而言,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产能过剩的工业股,以及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股;就资本市场而言,股市大,债市小,高风险投资工具多,低风险投资工具少,私募债之类门槛极高,一般人根本够不上。#p#分页标题#e# 恰如郭树清主席所言,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同样,资本市场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转变发展方式。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式怎么转变?首先是改变企业股权融资的偏好,大力发展债券市场,因为债券市场的基础是诚信,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,发展债市离不开法治建设、评级体系、债券风险担保机制等;而要改变企业的融资偏好,关键是要从追求“规模一流”转变为“回报一流”。就目前而言,中国股市规模堪称全球第二,可回报却是连续数年熊冠全球。期待资本市场的领航者,脚踏实地地带领中国股市尽快从回报末流的泥潭中走出来。
| |